实验一:地震波传播规律数值模拟实验 4 学时
1)实验目的
通过编制和运行相关matlab程序,进一步理解纵波、横波以及面波的传播规律;理解地震子波的概念和特点;掌握地震合成记录的制作流程。
2)主要内容
(1)运行和阅读 P_and_S_waves.m 和 rayleigh_waves.m 两个 matlab 程序,观察纵波、横波以及面波的传播规律,并分析对比体波和面波的主要特征。
(2)编制显示地震雷克子波的 matlab 程序,并在同一张图上绘制主频为 15Hz 和 45Hz 的零相位地震子波图形。
(3)阅读并运行 synseismic.m 程序,绘制地震合成记录的制作流程框图, synseismic.m 。绘图并分析地震子波主频为10Hz,15Hz,20Hz,25Hz和30Hz情况下地震合成记录的结果。
实验二:地震波时距曲线数字模拟实验 4 学时
1)实验目的
通过编制和运行相关matlab程序,进一步理解地震反射波、折射波和直达波以及绕射波时距曲线方程及其特点。
2)主要内容
(1)假设地下有一个水平地质界面,埋藏深度100m,地层是均匀的各向同性介质,地震纵波传播速度为1500m/s,请编制matlab程序绘制出中点放炮共炮点的反射波、直达波和折射波时距曲线。matlab程序编制中,炮检距:-500m-500m,间距1m;临界角取 25°。
(2)假设上述水平界面模型中界面埋藏深度变为 1000m ,上述时距曲线有何变化,绘出相应图形,并从理论上加以分析。
(3)假设地下有一个倾斜界面,地层倾角为 30°,地层是均匀的各向同性介质,地震波纵波传播速度为 1500m/s ,请编制matlab程序,绘制出端点放炮共炮点的反射波、直达波和折射波时距曲线。matlab程序编制中,炮点处界面的法向深度为 100m ;炮检距:0m-500m ,间距 1m;临界角取 25°。
(4)假设地下有一个绕射点,埋藏深度为 1000m ,绕射点以上地震波传播速度为 1500m/s ,编制 matlab 程序计算并绘制出绕射波时距曲线图。matlab程序编制中,炮检距:1000m-2000m ,间距 1m;绕射点在地面的投影点距离炮点 200m 。
实验三:地震检波器组合和反射波时距方程的近似数字模拟实验 4 学时
1)实验目的
通过编制matlab程序,进一步理解地震检波器组合的方向特性曲线、频率特性曲线,了解水平层状介质情况下反射波时距曲线二阶和三阶近似方程的特点和差异。
2)主要内容
(1)编制地震检波器简单线性组合的方向特性曲线matlab计算程序,将检波器组合个数分别为2 、3 、4 的方向特性曲线绘制在同一张图上,并对计算结果进行分析。
(2)编制地震检波器简单线性组合的频率特性曲线matlab计算程序,将组内相邻检波器时差分别为 0.01、0.002、0.005的频率特性曲线绘制在同一张图上(其中检波器组合个数为7,频率范围为0-200Hz),并对计算结果进行分析。
(3)编制二层水平层状介质情况下反射波时距曲线二阶和三阶近似方程matlab计算程序,第一层参数:V1=1000m/s ,h1=500m,入射角范围为 0-40°;第二层参数: V2=1500m/s , h2=700m。将二阶和三阶近似方程以及精确计算的反射波时距曲线绘制在同一张图上,并对计算结果进行分析。
实验四:地震动校正、速度谱和地震偏移剖面数字模拟实验 4 学时
1)实验目的
通过阅读和解剖相关 matlab 程序,进一步理解地震动校正和速度谱的原理、了解二维合成地震剖面的制作,了解地震叠后偏移的基本原理和偏移前后的地震剖面的特点。
2)主要内容
(1)输入动校正和速度谱制作的 matlab 计算程序,调试程序并对运行程序,绘制共中心点道集动校正前后的地震记录对比图,绘制地震速度谱,对计算结果进行分析。
(2)输入计算地震合成剖面和地震叠后偏移的 matlab 程序,调试并运行程序,绘制二维速度模型和合成地震剖面图,绘制叠后地震偏移前后的地震剖面,对计算结果进行分析。
|